深入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书写清廉家风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他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要深入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浓墨重彩书写新时代清廉家风。以中华优秀孝廉文化为根,铺陈清廉家风底色。孝是仁之本、廉之基。《孝经》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X月思想汇报XXXX字:也谈党员的道德修养这篇《X月思想汇报XXXX字:也谈党员的道德修养》,是特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敬爱的党组织:何为“道德”,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我们从这个定义中就可以明白道德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道”,“道”从“首”从“走之底”,意思是用...
专题八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民族问题中考要求【考点39】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我国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A】【考点40】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C】真题再现一、选择题1.(2018云南21)我国于2017年7月出台了洋垃圾进口禁令并于2018年1月生效,禁止进口包括塑料垃圾在内的4大类24种洋垃圾,并且关停了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李家国Summary: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准开设的,对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任课教师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开展相应的学习任务,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可以积极自主地去学习与发展,有利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Key: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学生中圖分类号:G4...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分析强静【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人格品质以及法治观念的重要阶段,而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的法治、道德意识的重要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学起到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Key】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媒体运用分析:G4: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65小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偏低,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库丽夏提沙音【摘要】道德与法治属于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运用课堂教学手段来激发调动小学生的崇高人文道德情感,逐步培养与塑造小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具体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于课堂教学进程,促进小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提高。【Key】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渗透意义:G4: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69小...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胡惠婵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德育是学生养成优秀品质和习惯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的使用将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向。关键词小...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吴明春【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为主。然而,由于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在学习过程中受其他事物影响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教学效率停滞不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结合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持久、稳定的...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作为一门引导小学生从“个体的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理念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聚焦到学科核心素养范畴,则是以合作、爱心和责任为核心,体现21世纪最需要的技能要求,指向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时政涵盖范围广,鲜活真实,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在起步形成的...
选择题必背知识点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历史事件是:()2.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3.基本经济制度:()4.主要矛盾:()6.党的奋斗目标是:()7.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8.民族精神的核心:()时代精神的核心:()9.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10.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1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12.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1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14.民主形式有:()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他们的行为按违反的法律分类属于()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B.犯罪,严重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2、同学们在专...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1套(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B.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2、下列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是()①我国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行使财产收益权的是()A.去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B.将钢笔赠送给他人C.把钱存入银行获得利息D.借叔叔的单车去玩2、“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A.依宪治国B...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单选题(共18小题)1.每读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本经典著作都能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阅读经典时,我们应该做到()①循序渐进,不贪快②精读与泛读相结合③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阅读④做好读书笔记。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著名画家徐悲鸿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主要告诉我们()A.做人要有自尊B.做人要有自信C.不能狂妄自大D.应该尊重他人3.下列做...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题(加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国产航母闪亮登场、天舟发出首单一“太空快递”、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1套(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A.落实保障措施B.捍卫国家主权C.管理国家事务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下列属于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是()A.人大常委会审议财政决算报告B.人大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C.人...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寒、暑假期间,我们在快乐之余,也有孤独和寂寞之感,也想念同学、老师、学校。开学了,我们又回到“家”了,我们是如此开心、快乐!这种感觉是()A.主人翁责任感B.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C.集体荣誉感D.对老师、同学的依赖感2、某法院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要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②树立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①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②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③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④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A.①②③B.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