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试题)分:60分钟,满分:100(时间测控导航题号知识点2726、4、地球运动、5、1、2、32827、10、11、海陆分布6、7、8、9、2928、17、27、12多样的世界气候、13、14、2423、、22、18、19、20、2115、居民与聚落3028、27、2521、16、地域发展差异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页)(对应学生用书第101~1052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12威海)图1是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图2是地球公转轨道示:题回答1~2意图。读图1和图2,)(可以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地球仪的位置不动,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1.如图1所示,④地球公转③地球自转②四季变化①昼夜更替①④D.C.②④①③A.B.②③)中的(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应是图当太阳直射点位置如图1所示,22.丁D.C.丙A.甲B.乙解析:1.A2.D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方面的知识。地球仪位置不动,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图1所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应是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丁位置。)3.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A.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B.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C.地球上五带的形成D.解析:C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使得昼夜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是昼夜更替,还使得东面的地点先看到太从而产生东早西晚的时间差异。,阳:题4~5回答,。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如图表示某日太照射地球的情况(2012))点昼夜长短的情况是(4.此时,A昼短夜长B.昼夜平分A.极昼D.昼长夜短C.)接近我国下列哪个节日(5.此时,国庆D.元旦C.清明A.端午B.解析:4.B5.B图中A点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远,因此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是冬至日(12月22。日)(1月1日或23日),接近元旦),正确的是(6.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七分海洋”。,71%,即“三分陆地:D解析地球上陆地占29%,海洋占)也是下图中哪两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不仅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7.①④D.C.②③B.A.①②③④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③为亚洲,④为南美洲解析:C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①为北美洲,②为非洲,)(它的成因是8.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A.印度洋板块的抬升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C.非洲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结果。解析:C:题9~10回答,读图)东营(2012)°经线穿过的大洋是(9.0北冰洋、太平洋A.北冰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C.北冰洋、印度洋D.)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10.下列中,非洲、南美洲B.欧洲、北美洲A.欧洲、亚洲D.亚洲、大洋洲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和欧洲。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北冰洋和大西洋°,:9.B10.A从图中可知,0解析)(11.(2012安溪)下列有关海陆变迁、板块构造的说确的是证明海陆在变迁退潮露出,A.日本冲之鸟礁涨潮淹没,所以多地震我国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B.同时在板块交界处形成火山地震带板块运动导致海陆变迁,C.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的部D.解析:C日本的冲之鸟礁是一块礁石,不是陆地,因此不能发生海陆变迁;我国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12.读图甲→丙→乙B.A.甲→乙→丙丙→乙→甲D.C.乙→丙→甲甲气温最低。因此图中乙气温最高,解析:C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B点为海洋。则此图表示((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A13.(2012)已知同纬度的、B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B.A.南半球的夏季D.C.南半球的冬季解析:B图中气温越向北越低,因此是北半球,A点气温大于B点气温,所以此时陆地气温大于海洋气温,因此是夏季。)(“厚墙加小窗”的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气候区,传统民居带着浓浓的自然环境印记14.解析:B厚墙加小窗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根据四幅图中气温值和降水量可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A~D:从判断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