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测试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真题练习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抵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抵押时,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B.房屋抵押时,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不可同时抵押C.房屋抵押时,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同时抵押D.房屋的所有权不可抵押,只能抵押房屋使用权【答案】A2、在协议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中,公布协议出让结果的时间不得...
备考测试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60题)1、房地产登记机关统一的前提条件是登记客体关系的理顺。在登记客体上应明确土地的附着物与土地一并登记,按照附着物随地走(包括房随地走)的原则,一并登记,登记的证书是()。A.两证B.多证C.一证D.两证或多证【答案】C2、甲房地产开发商三年前通过竞拍获得了某地块的使用权,后由于资金出现短缺,一直没有开工,根据规定,相关部门可...
备考测试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B.招标是当事人一方向数个相对人或不特定的人公布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而投标人少于3人的,招标不得进行C.拍卖是卖方以公开竞价方式在众多的买方中选定最高报价者并与之缔约,只有一个应买者时,拍卖自然无法实现D.通过补交出让金而取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
兄弟不安协议合同强占土地篇一:农村兄弟土地分割协议书-副本土地分割协议书甲方:XXX身份证号:乙方:XXX身份证号:见证人:甲方与乙方系亲兄弟关系,双方在XX县XX镇XX村XX路池塘边受让宅基地一宗,为明确双方该宅基地面积及使用中的权利义务,经过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在该宅基地上共同修建房屋,现就房屋修建方式及受让事宜达成以下协议:1、基本情况:现有位于XX县XX镇XX村XX路池塘边宅基地一宗,总面积共计104平方米,四...
农村土地租赁合同范本精选13篇农村土地租赁合同范本1为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租赁甲方土地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签订本合同。出租方(甲方):承租方(乙方):一、租赁土地位置、面积及用途:甲方将土地约亩出租给乙方经营使用。二、租赁期限:租赁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共(大写)年。三、租金计算标准及交付方法:1、租金计算标准:,在合同期内甲方不得再提出增加租金的...
基于定量分析的土地工程研究进展刘思雨吴金华摘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近10a来的有关土地工程的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以得出近年来相关文章的数量,文章所受到的关注度,文章的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学科以及研究层次与关键字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得知,土地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方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并且这一阶段的土地工程研究多偏向应用技术,而少偏向于研...
刍议土地调查中地籍测绘技术的应用吴桂华吴溪摘要:土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是由地籍测绘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的,只有将土地所属地管理界限和行政界线之间的关系合理处置,将建设用地的权属和合法权源之间的界线严格划清,实事求是地调查出数据信息,并坚持杜绝调查结果虚假的前后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地籍测绘工作。关键词:土地调查;界限;地籍测绘:F301: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14.026伴随...
中国6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1——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国家行为分析李行温铁军摘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回忆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土地制度变迁,认为国家对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对农业经济部门的不成功,主要归因于受到国际和国内宏观条件约束;因而国家随约束条件的改变推进制度变迁,以更好地维系整体的系统稳定性。关键词:土地制度国家行为制度变迁引言土地问题是上世纪“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作为根本生产要素,是中国〞城市快...
休宁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土地征收管理,规范土地征收行为,维护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适用本办法。国家和省重点交通、能源、水利...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切块内资金安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试点办法第一条为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切块内资金安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切块内中型灌区项目)的管理机制,促进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和水利部门自筹资金(以下简称地方资金)的及时足额落实,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部令第29号)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国农办[2005J26号)等...
关于城市土地及房产经济相关问题的分析于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使我国房地产行业急速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满足了更多人的住房需要,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房价涨幅过高、供给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键词:城市土地;房产经济;相关问题众所周知,房地产是人类生活、生产以及一切社火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也在人类的社...
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杨鹏彦李富忠路小仓摘要:依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将开发区分为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和产城融合型开发区。根据《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将山西省分为4个一级经济区,分别为晋北经济区、晋中经济区、晋东南经济区和晋南经济区。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从开发区土地...
土地承包合同订立的程序篇一:土地承包合同的订立程序土地承包合同的订立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合同是指发包人(村委会)与承包人(农户)之间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法律特征是①合同的主体是法定的。发包方是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范围相一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②合同的内容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有些内容不允许当...
基于3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邓杨琼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这三种技术统称为3S技术,通过对三种技术进行有效的配套使用,可以形成一个对信息进行获取、贮存、分析和运用的全新一体化信息系统,通常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当中进行有效的应用。本文针对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3S技术的主要优势和基本原理,并提出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应用对策,为相关工作起到一定...
土地承包情况专项治理活动方案农村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社会长治久安。按照市、区纪委的要求,为扎实开展我镇农村土地承包情况专项治理工作,及时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土地权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方案。一、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一)重要意义。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开展我镇土地承包情况问题专项治理是新时期加强农...
全区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全区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清理2022年度以来我区发生的各类新增违法违规用地,整改违规行为,消除违法状态;严厉打击和整治小产权房建设、违反产业政策和占用基本农田的违法用地行为,遏制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多发、高发态势,确保顺利通过2022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和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来我市例行督察,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主要任务(一)全面清查整改在...
真武山街道土地流转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促进我街道农村土地合理规范流转,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不改变土地用...
论土地供应制度存在问题和对策【摘要】很多人对土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然而土地的自然属性中也包括着经济价值。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时代需要,我国也适时推出土地供应政策,并随着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本文从土地供应政策本身说起,包括它的定义和内在意义,继而谈到我国自有的土地供应政策的发展,并深入分析了当下实施的土地供应政策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关键字】土地供应制度...
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副主任2022年民主生活会剖析发言范文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副主任2022年民主生活会剖析发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前一段时间,我区集中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有了更多、更深的---本文于网络,...
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党支部书记2022年民主生活会剖析发言范文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党支部书记2022年民主生活会剖析发言按照上级要求,今天我们召开xx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党支部民主生活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本文于网络,...